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医疗进展 > 理论研究 >

中国肝病研究54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更新时间:2013-12-23 09:46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8712
手机版地址:中国肝病研究54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中国肝病研究54年: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贾继东

  现代肝脏病学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肝脏病学发展过程 肝脏病学是从消化病学中逐渐发展和独立出来的临床学科。国际上,肝脏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发展经历了专业学会成立、乙肝及丙肝的发现、肝移植、乙肝疫苗的出现和乙肝抗病毒药物出现等阶段。在我国,1978年前因政治经济原因,肝脏病学的发展未能与国际接轨。

  肝脏病学特点 在欧美、日本,肝脏病学起源于消化病学。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肝脏病学与传染病学有更多的交叉,处于消化病学和传染病学之间。肝脏病学特点是:① 病种广泛,除病毒性肝炎之外,还包括化学损伤性肝病(酒精、药物)、自身免疫性及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及血管异常性肝病等非传染性肝脏疾病;② 肝脏疾病涵盖了急性肝损害(包括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各个阶段;③ 肝脏病学涉及的学科较多,从基础的生化、病毒、免疫学到肝脏临床病理学、放射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肝脏病学的发展

  我国肝脏病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附表)。王宝恩教授于1992年创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并参与创办《中华肝脏病杂志》,开启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此后,庄辉院士将肝病学分会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于2004年、2005年主持发布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促进了乙肝、丙肝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同时也推动了肝病科学研究和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肝病科医生的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开展了大量有关肝病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不断有学术文章在国外知名杂志发表(如Lancet、Hepatology)。2010-2012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年会上,来自中国大陆的HBV相关论文摘要上升251%。

  我国肝脏病学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肝病科医生的知识结构、肝病的诊疗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我国,肝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多由传染科专科承担,迄今尚未真正建立肝病专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体系,肝病医生的成长有很多的自发性、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在肝病的诊疗体系方面,肝脏病被划分在多个学科中,所以我国肝病呈现肝病科、感染科、传染科、消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等多科共管的局面。

  此外,在我国,与临床肝脏病学相关的学科发展不均衡,未形成协作机制。例如,肝脏病理学、肝胆影像学等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缺乏有效利用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平台以及数据库和资源库管理工作平台。

  鉴于此,我国肝病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大致包括以下3方面:① 借鉴国外经验,从完善知识结构入手,改变我国目前肝病诊疗体系割裂的现状;② 推广和普及循证医学理念和临床实践模式,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整体临床诊疗水平;③ 以患者为中心,改变服务模式,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

  我认为,当前是一个问题较多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希望肝病科医生抓住好时机、克服困难,共同建立真正的肝病诊疗体系。

  附表 中国肝脏病学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1959年 孙宏训教授出版专著 《肝硬化》。

  1963年 孙宏训出版《实用肝脏病学》。

  20世纪70年代 上海开展小肝癌治疗和切除研究,上海和武汉开始尝试肝移植。

  1978年 我国首部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出台。

  1985年 叶维法教授出版了《临床肝胆病学》,并创办《临床肝胆病杂志》。

  20世纪90年代 上海开展放射介入等肝癌治疗的研究。

  快速发展阶段

  1992年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立。

  1993年 《中华肝脏病杂志》 创办。

  1994年 肝病学分会开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2004 2005年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发布。中国肝移植注册网成立。

  2010年 我国首次举办大型国际肝病会议。《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更新。

  2012年 我国乙型肝炎长期随访和临床科研系统(CR-HepB)启动。

Tags: 中国  肝脏病学  肝病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