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药品 >

治疗肝炎的中草药

更新时间:2001-01-11 00:00    作者:战胜乙肝网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3555
手机版地址:治疗肝炎的中草药

  中医治疗肝炎的原则及四诊八纲、辨证施治以及肝炎的分型论治前面已尽论述。这一节向大家介绍一些经过大量临床观察的中草药,作为临床治疗肝炎时的选择药物参考。

  (1)降低血清转氨酶。五味子用后可使血清转氨酶迅速下降,其中慢性肝炎的降酶率较高,并有护肝、促进肝脏合成蛋白、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其他降转氨酶的药物还有:板蓝根、龙胆草、黄苹、败酱草、水飞蓟、垂盆草、连翘、风尾草、田基黄、虎杖等。

  (2)抗乙肝病毒。蚤休、北山豆根、虎杖、大黄、赤芍、丹参、何首乌、野菊花、仙鹤草、黄茂、仙茅、板蓝根、双黄连、黄岑、苦参、猪苓、香菇等。

  (3)对“澳抗”有抑制作用。经过对“澳抗”体外抑制试验的研究,大黄、胡黄连、胡麻仁、地榆、贯众、连须、肉桂、麻黄、金钱草、虎校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黄药子、明沙参、花斑竹、红藤、昆布、桑寄生、黄柏、女儿茶、苦丁茶、白药子、石榴皮、柴胡、独活对“澳抗”有明显抑制作用。首乌、乌梅、鱼腥草、芒硝、石矾、青龙衣、败酱草对“澳抗”有抑制作用。丹参、佛手、黄芬等抑制作用较弱。

  (4)利胆退黄。茵陈自古以来作为治疗黄疽的良药。具有解毒退黄,保肝护肝的作用。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主要能诱导肝脏酶系统增加对胆红素的吸收、结合和排泄能力;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并有抑菌作用。目前常与桅子、黄苹的提取物制成“茵桅黄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黄疽型肝炎,包括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其他利胆退黄的药物还有:桅子、大青叶、金钱草、大黄、田基黄、青惹、赤芍、郁金、姜黄、泽兰、黄芬、黄柏、虎杖、鸡骨草等。

  (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黄茂、人参、灵芝、党参、白术、获荟、桑寄生、意仁、猪荟、鹿茸、仙灵脾等能增强B细胞的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当归、川苔、赤芍、桃仁、丹参、益母草、穿山甲、水烃、虹虫、大黄、龙胆草、石见穿、连翘能抑制免疫反组织中微血管再生并促进增生病变的吸收。

  (8)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药治疗。对于一些较轻的肝炎病人,临床症状较轻,但化验总是肝炎病毒阳性。对于这些人应该因人而宜,辨清是属于哪一种类型。有的病人携带时间较长,但体质尚佳,可用活血通络之法,用红花、丹参、郁金、丹皮、当归、赤芍、川芍、获术、穿山甲、地龙、水贬、土鳖虫等,此类药物可以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并兼以清除病毒。有的病人病久体虚,又因中医“肝肾同源”、 “肝病传脾”的理论。可用健脾补肾之法,如:黄花、灵芝、黄精、人参、白术、获芋、山药、仙灵脾、菇丝子、肉桂、鹿茸、麦冬、生地、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首乌等。这些药物可以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兼能清除病毒,临床上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组方用药。有的病人毒邪明显,经过辨证施治,采用清热解毒除湿之法,如:山豆根、蛇舌草、土获苹、蚤休、虎杖、半边莲、蒲公英、败酱草、银花、连翘、板蓝根、野菊花、贯众等,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9)改善其他肝炎症状的中药。肝区疼痛:丹参、才胡、川株子、木瓜、郁金、青皮、白正、川苔、乌头、元胡等。如果肝区疼痛较重,顽固不去,可选用活血化淤之药,如:当归、丹参、桃仁、五灵脂、乳香、没药。食欲不振:焦三仙、砂仁、厚朴、鸡内金等。失眠多梦:炒枣仁、获神、夜交藤、远志、五味子、莲子心、百合等。

  腹胀:黄茂、山药、白术、扁豆、砂仁、黄精、厚朴、木香、积壳等;

  肝炎后低热:青篙、丹皮、胆草。肝炎后合并血小板降低、白血球降低:鸡血藤、补骨脂、当归、熟地、何首乌、白芍等。肝脾肿大:当归、才胡、川芍、白芍、丹参、红花、夏枯草、川袜子,以及鳖甲、牡蛎、王不留、杏仁、橘红、泽兰等。

  (10)中医药治疗黄疽。肝炎病人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医生就应该采取措施用药。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书中所载: “黄疽有五,皆属湿热。有淤热、脾虚、食积、淤血、阴黄”。并列出了治疗黄疽的83种中草药。古代医家又把黄疽分为“黄如橘子色”和“黄如积实色”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前者宜清热利湿,后者宜温化寒湿,都强调了“湿”邪,在《金医要略》里强调“利小便”,就是把利湿除邪列为治疗之首。清热利湿是治疗黄疽的一种科学的方法。近代中医学家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又发展了活血、解毒、通下、补益等法。活血法有助于疏通胆道,适用于淤胆型肝炎所致的黄疽,一般用赤芍、丹参、郁金、姜黄、青皮、三棱、葫术等药,注意药量不宜过大,否则易伤胃。解毒法是以祛除热毒中阻为主要目的,可选用苗陈、黄莲、全瓜篓、积实、银花、虎杖、蒲公英等药,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黄疽的热毒型患者。通下法适用于脏腑热结、腹胀、大便不通或教滞臭秽者,可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人大黄、芦荟、白英、芒硝、元明粉等消导之品,用药时应注意观察,热结消退立即停药,防止久用伤正。

  补益之法是针对那些慢性重型肝炎或早期肝硬化患者伴有黄疽的,治疗宜缓,不可猛攻,应谨慎从事。用补益之剂加之清化药物,如选用温补脾肾的药物如:黄茂、女贞子、鳖甲、仙灵脾、天麦冬等加苗陈、茵草、连翅、秦式等清热退黄,扶正祛邪,正气长则邪气迟,不可性急。

  经过上述治疗,多数黄疽可随治疗及肝功能恢复而逐渐消失,但少数病例可出现滞留,久久不退。或胆汁淤积,居高不下,因为发病机理复杂,治疗也十分困难,因而不能单从利湿和退黄的角度考虑,应注意一些综合因素。

  ①辩明阳黄、阴黄。慢性肝炎常兼脾虚、肾虚。而且在治疗黄疽中清热利湿的苦寒药物用久伤阳,可以导致阳黄变为阴黄。这样的情况时,考虑到清热利湿黄疽不退,而改用温阳利湿则黄疽速退。辨病的关键是观察病人的大便是搪稀还是燥结,而不应一概以黄色鲜明或晦暗为根据。用药如附子、桂枝以还阳,用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

  ②增加一些活血通络之药。肝炎之病,虽然湿热之邪病在气分,但肝为藏血之脏,其根在血。所以治疗黄疽应加一些活血通络之药,如: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葛根之凉血活血,丹参、赤芍、当归、泽泻、川芍养血活血。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胆汁代谢。还可以抗纤维化,有利肝脾回缩,促进微循环和肝细胞的再生。

  ②加用酸敛之药。在治疗黄疽的清热解毒利湿化滞的基础上,佐用一些酸敛之药,可使黄疽易于消退。是因黄疽后期,正气耗散,病邪散慢。中医讲: “肝欲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用药有:五味子、乌梅、酸枣仁、五倍子等。

  ④久病考虑治痰。肝炎病人日久,脾气衰弱,脾不运化水湿,湿聚郁而化热,久则生痰。湿痰中阻、血络阻滞、脉道不通,胆汁也难循其道。化痰散结,祛除凝滞的湿热,以达到治疗黄疽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杏仁、橘红、莱颅子、瓜篓等。另外,山查、草决明、半夏,焦白、术、川贝母、郁金、旋复花、白矾等也可选用个病床运用化痰之法,结合行气、活血、化淤药物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Tags: 中药 
责任编辑:战胜乙肝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