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乙肝防治 > 乙肝治疗 >

干扰素治疗可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

更新时间:2017-05-17 14:42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6880
手机版地址:干扰素治疗可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

佑安医院专家研究显示干扰素治疗可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

作者: 刘慧 记者李颖

  中国科技网讯(刘慧 记者李颖)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Hepatology》(IF:11.711分)在线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A potent HBsAg response in subjects with inactive HBsAg carrier treated with Pegylated-interferon Alpla》。

  该文以144例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ALT水平正常,HBV DNA ≤2000 IU/mL,已实现HBeAg 血清学转换的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毒复制水平,分别给予干扰素或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治疗96W,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48W及96W的HBsAg清除率分别达到29.8% 及 44.7%,HBsAg血清学转化率分别达到20.2%及 38.3%,而未干预对照组48W及96W的HBsAg清除率仅为2.4%,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该研究提示对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实施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HBsAg清除/转换率,对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推荐抗病毒治疗“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理论挑战,也为更多的病人带去了乙肝“临床治愈“的希望。

  既往曾认为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轻微,可以不治疗。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这类病例并不安全,远期仍然存在病情反复甚或进展的可能。陈新月教授主持的该项原创性研究,以前瞻性、病例对照为科学设计基础,在多年以来积累丰富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经验的指引下,创造性将慢性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这一特殊人群纳入研究视角,结果表明这类患者经治疗后更易获得HBsAg清除/转换,远期预后也更加良好。这是该团队多年以来深入研究慢性乙肝抗免疫发病机制、灵活运用抗病毒治疗手段的重要结果,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学领域的重大创新,代表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研究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在线发表后,立即吸引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数个国外知名肝病研究科学团队立刻发邮件对陈新月教授的研究结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我国肝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庄辉院士 、王福生院士 、贾继东教授、魏来教授等也对陈教授发来祝贺信,称赞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勇于挑战,再摘硕果”,“十分努力,一份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佑安医院陈新月教授团队发表的该项研究论文,是历经10余年系列研究之后的厚重累积,也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首都特色临床项目等重大课题持续资助的重要成果体现,在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中及全国肝病界引起很大反响。

Tags: 干扰素  转阴率  乙肝表面抗原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