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战胜乙肝 > 肝硬化及其它 > 肝移植 >

陈逸飞本来今天动肝移植手术

更新时间:2005-04-12 19:49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7116
手机版地址:陈逸飞本来今天动肝移植手术


医院已做好手术的所有准备,可惜他没有等到

原定4月12日施行肝移植手术,陈逸飞先生没有等到。这原本有望成为他重获健康的转机,上海华山医院已经为这位著名画家、导演做好了手术所需要的所有准备,但死神却抢先在前天突然降临。肝硬化是这场悲剧真正的幕后杀手。做好了肝移植准备在大家的印象里,胃出血并不是抢救困难、致死率极高的疾病,那为什么陈逸飞过不了这一关?
《新民晚报》在报道中提到,陈逸飞有相当长的肝病史。著名消化道疾病专家、浙医一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厉有名教授前天从华山医院同行那里得知陈逸飞去世的噩耗,觉得非常可惜。陈逸飞先生真正的死因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笼统可以理解为胃出血。
厉有名教授说,治疗胃出血,首先要明确诊断,确定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对症下药。陈逸飞先生康复的关键在于治疗肝病,他原本4月12日就将接受肝移植手术。厉教授说,如果手术成功,没有了肝硬化这个基础疾病从中作梗,胃出血也能很快治愈。
遇上最难对付的一类胃出血引起胃出血的原因一般可分为四种,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消化性溃疡(约占45%),此类患者不用手术,吃药就能止血。其他如胃癌和急性胃黏膜糜烂引起的胃出血,通过血管套扎(手术,将出血血管结扎)、注射组织凝胶等治疗方法也能起效。
非常不幸,陈逸飞胃出血的原因是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这是引起胃出血的第二大原因(约占25%),也是所有胃出血中最棘手的因素。
这种病一开始可能只是胃不舒服、全身没力气等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但一发作便来势汹汹,不是便血(大便呈现出柏油状的黑色条纹),就是吐血。厉有名教授碰到出血量最大的患者超过2000毫升,接近全身血液的一半。
尽管看起来凶险,但只要抢救及时,很多患者的生命还是有很大的挽救希望,这和发病原因有直接关系。春季非常有必要护肝陈逸飞的突然逝世,应该会让很多像他一样的肝病患者心头发紧,而眼下也正是肝病好发季节。
根据多年来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春季是肝炎的高发季,其中最容易感染的是甲肝和戊肝,而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也容易在春季复发,或者加重病情。专家认为,这可能与春天气候复苏,病原微生物逐渐活跃有关。
要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到不喝生水。在外面就餐时,要找清洁卫生的餐馆。戒除生吃蔬菜、鱼或海鲜的不良习惯。另外,饮食应保持规律,按时三餐,并少吃坚硬、油腻的食物,如花生米、带鱼、甲鱼、黑鱼等都可能诱发肝昏迷,而出现大出血。肝病患者忌劳累动怒而对于乙肝等慢性肝炎患者来说,要特别防止过度劳累,避免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以及房事过频等等。这些都会破坏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肝炎病毒的复制,加重肝脏的负担,引致慢性肝炎的复发。历史上因动怒呕血而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周瑜就是被诸葛亮用计气到胃底静脉破裂吐血而亡。多吃春笋容易诱发胃出血春季同样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厉有名教授已经明显感觉到胃病患者多了起来。诱发让人元气大伤的胃出血,春笋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竹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素,大量进食后,较难消化,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如果本身已经有胃肠道疾病,又吃了过多的春笋,就很容易出现胃出血。据《都市快报》
■相关链接
男性死于肝硬化是女性的3倍
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约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这些感染者可能死于肝硬化及肝癌的概率很高。在这3.5亿人当中,75%居住在亚洲。原发性肝癌或肝细胞癌,在许多亚洲国家位列癌症死因的前三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而80%的肝癌起因于乙型肝炎。而男性死于肝硬化的危险是女性的3倍。综合
■病情日记
拍《理发师》累垮身体
3月6日,记者在宁波探访剧组,陈逸飞显得十分憔悴。陈逸飞脸色铁青,气色不好,但是他立马示意记者不要写,“这都是小毛病,最近拍戏比较辛苦罢了”。他不想因为个人身体,影响大家的高涨情绪。
3月底开始,因为病重,陈逸飞被送回上海医治,但是他本人还是一门心思牵挂影片拍摄。
4月8日,原本《理发师》剧组组织杭州、上海媒体探班,但7日下午所有记者接到通知,剧组首次对外透露,导演陈逸飞病了,探班只能临时取消。
艺术家的“通病”
关于“过劳死”的反思
就在各路娱乐明星莫名其妙地罹患忧郁症之时,艺术家悄悄成为了“过劳死”的又一症候群。最初听到“过劳死”这个概念还是在20多年前,当时中年学者蒋筑英的猝然离世便留下了“天妒英才”的一片叹息声,而现在这股悲伤的情绪已蔓延到艺术领域。
细细想来,已有多位艺术家因“过劳”而匆匆离去,远的有作曲家施光南、作家王小波,近的有戏剧家梁左、导演于晓阳、演员李媛媛……如今,这个行列中又加入了画家陈逸飞先生。英年早逝,已成了“过劳死”的又一个别名注脚。
从字面看来,“过劳死”应该发生在正值风华的中年人身上,或早或晚都算不得;“过劳死”应该发生在知识分子身上,其他阶层都称不上。
其实,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早就引起了各界的注意。中国的中年知识分子似乎已经走入了这样一个魔境:他们习惯于甚至是痴迷于工作,顽固地执著于自己近似完美的理想。他们没有时间去医院看病,甚至是明知有病也无暇就诊;他们吝啬每一分钟的休息时间,凡事定事必躬亲,即使是体力透支也是抱恙坚持。据《新民晚报》
他的手背全都是针眼
有人说陈逸飞是因为《理发师》而累倒的,虽然未经证实,但他对事业的投入是不能否认的,W先生说:“我前几天到浙江富阳剧组看他,他就伸出手给我看,手背上全都是针眼,他说自己太累了有些感冒,打吊瓶打的,我就说,感冒也不能这么打吊瓶呀,他说这样才能挺住,好得快。他还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怕累了。他真的是累病了,白天拍戏,晚上还得画画。”据《新闻晚报》

Tags: 出血  陈逸飞 
责任编辑:admin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用药指导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